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专栏  >>  党史中的纪律故事  
“党史中的纪律故事”第13篇|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
来源:嘉峪关纪检监察网发布时间: 2021-05-13 分享+

        1945年春天,抗日战争胜利曙光初现。然而,战后的中国向何处去更令国人担忧。这年春夏之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对战后中国政局走向作出构想。国共两党之间关于战后中国前途与命运的政治谈判由僵持而陷于停顿。为促成国共和谈,在蒋介石的允许下,就有了国民参政会六位参政员的延安之行。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与褚辅成、傅斯年、章伯钧、左舜生、冷遹从重庆乘坐飞机访问延安。1945年7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的窑洞里,与民主人士黄炎培就“历史周期率”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著名的“窑洞对”。

▲ 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会面

        在延安的窑洞里,黄炎培与毛泽东谈话至深夜。两人推心置腹,谈对国际国内大局的看法。黄炎培一行即将回重庆的晚上,毛泽东问黄炎培在延安的感想如何?

        黄炎培不徐不疾地说道:“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对黄炎培的这一席耿耿诤言,毛泽东当即非常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 “窑洞对”塑像

        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彻底摆脱周期率进行的历史性探索。他们的勇气和智慧,常被后人引为政权建设的经典之谈。

        (嘉峪关市纪委监委整理发布,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清廉雄关
公众号
清廉雄关
视频号
清廉雄关
抖音号
清廉雄关
快手号

Copyright 嘉峪关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嘉峪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嘉峪关市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13000397号      甘公网安备620201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