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中央纪委根据党章规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提出的工作要求。近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央纪委、省纪委“三转”工作部署,积极适应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聚焦中心任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在聚焦主业主责、创新方式方法和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回归本位种好“责任田”
市纪委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从过去在履行职责方面大包大揽的事情上解脱出来,把纪检机关的职责回归到“执纪监督”这一本源上来,集中优势兵力,有力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通过“三转”,把过去散开的指头收拢起来,聚指成拳,聚焦主业主责,集中主要精力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种好“责任田”。集中解决当前的腐败问题、党的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为扎实推进“三转”,市纪委全力做好“加减法”,“加”:在内设机构总数(10个)不变的前提下,纪检监察室由2个增加到4个,增设1个组织部和1个案件监督管理室,工作重心向监督检查和查办案件方面倾斜;“减”:全面清理议事协调机构,调整优化内设机构,减少综合业务部门,市纪委承担监督执纪职能的内设机构比例达到71%,从事监督执纪工作人员比例达到63%。这“一加一减”,不仅达到了“瘦身”的效果,更是实现了“强体”的目的。
在做好内设机构调整的同时,全面落实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分工要求,制定下发了《关于规范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工作分工的通知》,对规范各级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分工进行了明确要求。各区、市直各部门各单位也在第一时间对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分工进行了规范调整。
为使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能够心无旁骛地抓好主业主责,市纪委加大督查力度,对各区、市直各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分工进行全面检查,深入梳理纪检监察机关内设机构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找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摸清基础数据和准确情况,确保各项主责不悬空,真正做到权责对等、失责必究。
挺纪在前把握“新态势”
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紧密相连,转职能是核心,转方式是关键,转作风是保障。市纪委将深化“三转”落实到把纪律挺在前面、实践好“四种形态”上来。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尺子,把纪律挺在前面是“三转”的又一次深化。市纪委依纪监督、从严执纪,真正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在线索处置、纪律审查、执纪审理各个环节,坚持以纪律为尺子,用党章党规党纪衡量党员干部的行为。
把握运用“四种形态”,回答了在实践中如何把纪律挺在前面的问题,也为进一步深化“三转”指明了方向。市纪委从执纪方式和工作作风方面与时俱进,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谈话函询、及时诫勉,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防止小错酿成大错;把握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治“病树”、拔“烂树”、保护“森林”;提高思想政治水准和把握政策能力,敢于、善于运用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党章党规党纪做说服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现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党风政风监督室、纪检监察室不仅关注反映廉洁自律问题线索,还时刻关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作风建设有关要求的情况,从日常点滴入手防微杜渐。
坚持开门反腐。市纪委将信访举报工作放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谋划,整合信访举报资源,信访举报了解严格执行归口管理制度,完善12388电话举报工作模式,在嘉峪关廉政网开通“我要举报”“四风问题监督举报直通车”“三纠三促专项行动监督举报”受理窗口,健全重要信访举报汇总报告制度,加强信访举报情况分析,重点对“六个严查”中市管干部腐败行为、重点岗位腐败行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检举控告情况进行深度挖掘,确保信访事项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转职能中明确定位,在转方式中积极履职,在转作风中提升素质,“转”出了履职新活力,“转”出了工作新气象。换届以来,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250余件(次),立案2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9人,追究责任35人。
刀刃向内严防“灯下黑”
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着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加强纪检队伍自身建设,职务就是职责,权力意味着责任。严防“灯下黑”是一项政治使命,必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切不可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天然“安全岛”,纪检监察干部也并不具有天然免疫力,执纪者必须有更为严格的纪律要求,监督者必须接受监督。市纪委未雨绸缪,及早探索建立内控管理机制,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马庆对全市纪检监察干部提出“4454”工作标准,正确处理六大关系,用好“七面镜子”,大力弘扬“八种精神”,开展“四零”整治行动,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自觉带头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始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监督执纪问责的探照灯,不仅是照向别人,也在时时照向纪检监察机关自己,突出“关键少数”。市纪委召开座谈会,逐一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同志抓内部监督的主体责任,明确带头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净化朋友圈社交圈、谨慎规范执纪用权要求,明确划出“六个禁止”,在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组织纪律、办案纪律、保密纪律、廉政纪律等方面提出硬性禁止规定,划出不可触碰的规矩红线,提醒纪检监察干部不让廉洁“打折”、不做追悔之事。
坚持内外同查不放手。市纪委开展了纪检监察机构内部监督检查,查找出五大类13个具体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强化内控机制,成立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认真抓好内部监督检查;从社会各界聘请特约监督员,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履职情况、廉政情况等进行外部监督,对外公布了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工作格局。去年9月换届以来,谈话函询3人,立案查处1名纪检干部违纪问题。
严格落实《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建立和完善“一案双查”机制,继续坚持查处与查内相一致,重点强化对执纪审查人员的监督,以对执纪违纪、压案瞒案、跑风漏气、以案谋私等行为严肃查处。
创新谈话和约谈制度,既及时掌握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又起到了指导督促工作、强化警示提醒的作用。积极开展“廉政家访”活动,市纪委班子成员分别深入到机关干部家中,与家属交流情况,把纪检干部的监督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从个人延伸到配偶、子女、家属。
正人先正己。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建章立制,提升内部监督规范化水平着手,强化纪检监察干部纪律约束。结合正在开展的“三纠三促”专项整治行动,自今年7月17日起,组织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干部轮流到信访举报投诉中心接待群众来访,建立定期接访制度,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在嘉峪关日报开设“清风雄关”专栏,创办《雄关纪检》,及时传递全市纪检工作动态,增进社会各界对纪检监察工作的了解,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严防“灯下黑”。
Copyright 嘉峪关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嘉峪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嘉峪关市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