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市纪委紧紧围绕“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牢记使命担当,找准职责定位,知敬畏、树标杆、铸忠诚,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为监督执纪问责注入强劲内生动力。
“我们始终坚持强化业务培训,加速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素质,用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忠诚于党、让人民满意的纪检监察队伍。”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马庆这样说。
对标看齐瞄“靶心”
纪检干部身处正风反腐第一线,若自身没有过硬的作风和履职能力,就无法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市纪委始终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作为最大的政治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教育督促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始终与党中央一个声音、一个调子、一个提法,使“四种意识”成为思想自觉,成为党性观念,成为纪律要求,成为实际行动。坚持学习传达中央、省委有关文件会议精神,逐集观看《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巡视利剑》专题片,以理论武装凝心聚魂。以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队伍为目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组织开展了“两学一做”观摩交流、学习考察、座谈研讨等活动,切实强化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党性教育。一年来,市纪委常委会集体学习25次,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开展辅导宣讲16场次,组织全市纪检监察系统专题学习13次。
市纪委把“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求凝聚为思想共识,为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引。主题宣讲、专题培训、热烈讨论、闭卷测试……类似这样的业务培训“练兵”在市纪委加强自身建设中并不鲜见。班子成员带头到市属部门单位开展党纪党规主题宣讲,印发《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资料汇编》《党风廉洁知识手册》、《派驻工作手册》等。把学习党章党纪党规作为党员干部必修课,紧紧围绕《准则》《条例》分12批次对全市2300余名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党章党纪党规集中培训,全面强化党纪党规意识。组织开展“两准则三条例”学习竞赛活动,近万名党员参与。对新任科级以上干部严格进行廉政审查、开展廉政谈话和党内法规知识考试,分领域、分层次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党章党纪党规知识测试,在全市上下营造了学习党纪党规的浓厚氛围。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市纪委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廉政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学习宣传,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把廉政文化宣传拓宽到全社会。高标准、全方位、多角度建设宣教阵地,建成全省首家网上3D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馆,依托市看守所建成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配合省纪委拍摄并展出两部《陇原清风》廉政专题片,全面展示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先后多次举办廉政书画展、廉政讲堂等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
创新学习教育方式。举办了好家风好家训宣传教育暨翰墨传家宝主题展,并与省纪委、省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了“传承清廉家风”主题教育展览活动,得到了省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省直机关干部的一致好评。充分运用雄关纪检监察网等媒介,播放“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陇原清风”等专题片,营造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舆论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在《中国纪检监察报》等中央、省级媒体刊发我市全面从严治党亮点工作报道61篇。
刚性约束守“铁律”
注重正向激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马庆明确队伍建设目标,提出“4454”队伍建设总体要求,正确处理“六大关系”,用好“七面镜子”,大力弘扬“八种精神”。市纪委组织开展“四零”整治行动、“学思践悟”主题研讨活动和读书荐书活动,着力提升纪检干部专业化水平,提高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内部监督。市纪委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组建干部监督管理室,完善工作流程,强化纪检监察机关内部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坚持内外同查不放手,开展纪检监察机构内部监督检查,查找出五大类13个具体问题,并进行了认真整改,对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谈话、函询纪检干部14名,坚决防止“灯下黑”。
锤炼过硬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加快派驻机构组建和管理,通过遴选和公开招考等办法,选好配齐派驻机构干部,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严把入口,畅通出口,把政治素质过硬、知识储备充足、实践经验丰富、具有担当精神的优秀干部选进纪检监察队伍,对不担当不作为不适宜的坚决调离调整,正人先正己,用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忠诚于党、让人民满意的纪检监察队伍。
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勤学习,勤思考,勤实践,勤律己;着力培养“严、细、深、实、快”的作风;从服务大局、营造氛围、精心谋划、培养激励上发力,扛起纪检监察干部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营造氛围建“阵地”
构建全覆盖的政治文化建设阵地,实施政治文化建设“四项工程”。结合市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大力弘扬嘉峪关精神和铁山精神,充分挖掘丰厚的政治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工作传统,把政治文化建设纳入全市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实施党风廉洁教育“一园一馆一室一角”工程。在迎宾湖旅游园区打造廉洁文化主题公园,围绕“廉以养德、文以化人”的主题,打造了以廉吏园、清风亭、廉洁文化长廊、廉洁教育馆为主要载体的立体化廉洁教育基地。在嘉峪关市城市博物馆建设党建展览馆,充分挖掘嘉峪关党的建设走过的光辉历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绩,运用电子科技等现代技术,建设集党史回顾、党性教育、家风展览等于一体的党建展览馆,已经完成规划设计400平米。在市直部门建设党风廉洁教育室,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立足职能优势,建成各具特色的党风廉洁教育室19个。在镇、社区、医院、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建设党风廉洁图书角117个,实现廉洁教育阵地全覆盖,打造具有嘉峪关特色的廉洁文化精品工程。
营造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打造党风廉洁建设“四个平台”。在嘉峪关电视台开办了全面从严治党“一把手”面对面访谈活动,组织市直部门党政“一把手”在媒体公开亮相,谈认识、说举措、亮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在嘉峪关日报开设了“清风雄关”专栏,刊发各部门廉洁宣传信息31篇;在全市社区、基层办事窗口开辟了“清风廉韵润雄关”宣传栏,印发党风廉洁宣传卡2万余册;在全市纪检系统创办了《雄关纪检》,加强工作交流,推动工作落实。
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工作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让党支部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把“两学一做”纳入“三会一课”的基本内容,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创新支部主题党日、党员活动日等方式方法,搭建党员政治学习的阵地、思想交流的平台、党性锻炼的熔炉,切实把“三会一课”内容做实、效果放大。从严教育管理党员,发挥党支部从严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作用,形成环环相扣的管理链条。以党支部为单位对党员管理进行全程纪实,开展“党员固定活动日”等活动,使党员对党组织更有归属感,党组织更有凝聚力和影响力。
千锤百炼淬“升华”
强化业务培训,狠抓能力提升。把培训作为提升队伍能力素质的有力抓手,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采取委托办班培训、以案代训等方式,开展能力素质拓展和心理疏导等训练;加大新任纪检组长和纪检干部的培训力度,加速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素质。委托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和延安干部学院培训干部33名,选派16名干部参加了中纪委“两学院一中心”调训。坚持以案代训,选派6名干部参加了中纪委、省纪委专案组工作,选派4名干部参加了省委巡视工作,抽调17名基层纪检干部参加市纪委纪律审查工作和市委巡察工作。累计投入43万余元培训纪检干部71人次,让干部接受高层次磨练,实现了培训全覆盖。
围绕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这一目标,坚持严字当头,实处着力,不断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和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党纪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央纪委“学思践悟”系列文章、省纪委干部讲坛的学习,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四种意识”,不断锤炼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严、细、深、实工作作风和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狠抓日常管理,坚持谈心谈话制度,把咬耳扯袖做实做常。通过“走出去”学习、“请进来”培训、内部跟班锻炼等方式,不断强化干部队伍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了干部队伍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无须扬鞭自奋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当前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十九大报告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新部署、新要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市纪委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聚焦主责主业,坚守责任担当,采取扎实有效的举措,继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赵陆峰 黄学海)
Copyright 嘉峪关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嘉峪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嘉峪关市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