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箴言】
居官要知足。士当穷约时,衣食器用,愧不如人,一旦得志,便淫心舍力,穷极富丽,制之惟恐不精,精焉惟恐不广。是固不肯作退一步想耳。能退一步,自然此心恬淡,何至不留余步耶?予拟一联云:“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属对云:“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清·周际华 见《牧令书》
【深意浅说】
李守宝《知足常乐》说:“ 世人都说路不齐,别人骑马我骑驴。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中国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后,一些出身贫寒人家的士子,也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而被录用,进入仕途,成为官员,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人生境遇立马改变。
这些从小受穷的士子,一旦鲤鱼跳龙门,将如何面对接下来的荣华富贵?是向上攀比而穷奢极欲呢,还是向下比,知足常乐呢?
有些官员走向穷奢极欲的道路,如唐朝的元载清朝的和珅。
元载家本寒微,自幼好学。科举高中后,官至宰相,终因骄奢贪财被赐死,仅从其家中查抄的胡椒就有800石,相当于现在的64吨。胡椒是当时的奢侈品香料,64吨胡椒够他吃多少年?
和珅三岁时母亲去世,九岁时父亲也因病去世。他当官后,起初也算清廉。但随着官位升迁,尤其是得到乾隆的宠幸后,他越来越贪,聚敛的财富约值8亿两至11亿两白银,超过了清政府15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当然,有的出身贫寒的士子,做了高官后仍然能以知足的心态,保持早先时候形成的俭朴作风。如宋朝的范仲淹和明朝的李廷机。
范仲淹两岁丧父,儿时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从小好学,终于考取进士,做了高官。有次他给皇帝上书说,自己虽然是个小官,一年的俸禄也近三十万,与普通老百姓比起来已经非常多了,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则无异于国家的害虫,无功受禄,寝食难安。
他教育子孙“居官临满,直径小心廉洁。稍有污点,则晚年饥寒可忧也”。儿子范纯仁也是一代名相且清廉自守,“自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任职西京留职御史台时,司马光也在洛阳谪居著述,两人“皆好客而家贫,相约为真率会,脱粟一饭,酒数行,洛中以为胜事”。
范仲淹认为,如果一个官吏能做到“忍穷”,可免一人一家之祸;如果所有官吏都能“忍穷”,则可以免除政权颠覆之祸。
明朝的李廷机少时家贫,成年后以教书糊口。后来中了高魁,官做到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做官之后的李廷机仍然保持清廉作风。官邸里的器具杂物,他大多没有用过,离职时将其记录封存,留给继任官员。后来他主动辞职回家,身无长物,生活经常难以自给。他在《除夕》诗中写道:“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都在别人家。老妻问我明朝事,叉手后园看梅花。”面对贫穷,他非常知足而达观。
去世前,李廷机为夫人林氏留下遗嘱:家中仅剩的44两银子,20两买口棺材,20多两做丧事费用。李廷机去世后,好友叶向高曾飞驰数百里来其墓下拜奠,还到其家中探视亲属,发现李家“无一物”。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范仲淹、李廷机,作为高官,其生活显得寒酸,但比起老百姓还是好多了。他们做到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梁发芾)
【人间草木】
名称:川甘美花草
分布:甘南、陇南
简介:川甘美花草,多年生草本。花果期5-8月。叶形奇特,花色典雅,是开发高山观赏花卉的优良材料。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Copyright 嘉峪关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嘉峪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嘉峪关市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