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洁文化  >>  廉政文化  
清风箴言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发布时间: 2024-12-16 分享+

        【每日箴言】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艰;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

——春秋•《尚书》

        【深意浅说】

        登高必然是从低处开始的,行远必然是从近处开始的。不要看轻百姓的劳役之事,那是很艰苦的;也不要安逸于王位之上,那是很危险的。要完满地做好一件事,必须从开始就非常慎重。

        同样是儒家五经的《礼记》说:“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君子要对一件事的开头非常慎重,开头错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晋书•景帝纪》有言:“夫圣王重始,正本敬初,古人所慎也。”事物都是由初始发展而来,抓好初始,方能把握事物的发展。

        慎始,要求官员在个人修养方面,迈好第一步,不要一开始就走错了。

        唐代宰相陆贽在《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中说,“夫小者大之渐,微者著之萌,故君子慎初,圣人存戒。”《资治通鉴》记载,陆贽很清廉,不接受一物之馈赠。连唐德宗都认为陆贽“清慎太过”,认为“鞭靴之类”微小的馈赠,接受亦无妨。(鞭靴,意思是鞭子和鞋子,借指寻常轻贱之物)。陆贽却认为宰相是“风化之首”,其行为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更应该以身作则,一旦打开“贿道”,接受“鞭靴”,一发而不可收,必将发展为接受“金玉”。因此,人生的“第一步”很重要,“第一步”发生问题,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有防患于未然,筑好人生的堤坝,方能善始善终。

        明代将领山云调任广西做总兵统领,按惯例,当地官员都要来敬献财物。将领如果收下,就会被他们挟持。山云询问当地一位叫郑牢的人:“常言说,对于将军,不顾及他是否贪利,只看他能不能打仗,我是否也可以贪呢?”郑牢说:“将军初来广西做官,犹如这一身白袍,若入乡随俗,不慎染墨,就永远洗不干净了。”山云茅塞顿开。“白袍点墨,终不可湔”,人的清誉如一身白袍,因为疏忽大意而沾染一个墨点,不但格外显眼,亦无法再洗去。

        第一步走错了,可能就破罐子破摔,没有顾及了。明代官员王廷相主持都察院事务时,给初任御史的张瀚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在雨后乘轿进城,有一轿夫因穿了一双新鞋,开始小心翼翼“择地而行”,后来一不小心踩进了泥水里,由此便“不复顾惜”,任鞋子完全弄脏。王廷相告诫张瀚:“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一个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怕的是出事。一旦没有防住,出事了,可能就不再谨小慎微,往往破罐子破摔了。

        我们看到很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例子,“早知今日始,悔不慎当初”“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都是没有把握好开头的事后忏悔,可是世上并无后悔药。

        以上都是关于个人操守方面,对于官员来说,每件事的开头,也要非常慎重。不慎重的决策一旦作出,就会涉及很多人的利害,而一旦开始,要纠正或停止就会很难。所以,开始一件事情要尤为慎重。明代薛瑄在《从政录》中说,“大臣行事,当远虑后来之患,虽小事不可启其端”。

        有个好的开头,才可能获得好的结果。但是,慎初只是好结果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仅有好的开始是不够的,还要始终如一,谨始虑终,善始善终,不然就会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形成烂尾。

        (梁发芾)


        【人间草木】

        名称:九顶草

        分布:兰州、白银、武威、金昌、张掖、酒泉

        简介:九顶草,多年生草本。花果期6-9月。优等牧草,夏秋季山羊、绵羊、马、骆驼均喜食。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清廉雄关
公众号
清廉雄关
视频号
清廉雄关
抖音号
清廉雄关
快手号

Copyright 嘉峪关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嘉峪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嘉峪关市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13000397号      甘公网安备620201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