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洁文化  >>  廉政文化  
张汤劾鼠 | 小事上有板有眼,大事上才可能有条有理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发布时间: 2025-04-12 分享+

清风典故日历4-12_副本.jpg

        【说古道今】

        西汉时期,有一位大臣叫张汤,以治狱见长,用法严苛,是历史上有名的酷吏。不过,这是后来的事。《史记·张汤传》一开篇,就记述了他小时候的一件事:“其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yuán)书,讯鞫(j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zhé)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掠治,拷打讯问。爰书,古代记录罪犯供辞的文书。讯鞫,审讯。磔,分裂肢体,古代的一种酷刑。

        这段话的意思是,张汤的父亲任长安丞时,有一次外出,张汤还是小孩儿,父亲就让他在家看门。父亲回家后,发现家里的肉被老鼠偷吃了,他非常愤怒,就用鞭子抽打了张汤。张汤掘开鼠洞,抓住了偷肉的老鼠,找到了老鼠没有吃完的肉,然后举告老鼠的罪行,并加以拷打审问,并记录审问的过程,而且一审再审,报告罪行,把老鼠和剩肉取来,当堂判决,将老鼠分尸处死。他父亲见此情景,又看了判辞就像老练法官所写的一样,感到特别惊讶,于是就让他学写断案文书。

        小小年纪,竟敢将一只老鼠当场分尸,性格中似乎就有一颗“酷”的种子。但话说回来,好多人都有过打死老鼠、踩死老鼠的经历,但最多也就咬牙切齿地咒骂几句而已,有几个人像张汤小时候那样像模像样地走过“法律程序”,而且一本正经,一丝不苟,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后世即以“张汤劾鼠”为典,形容执法严谨,治狱练达。明人张弼有诗《送宋秋官景旸》:“懒提劾鼠张汤笔,谁献监门郑侠图。”“郑侠图”指北宋画家郑侠绘《流民图》事。

        事情有大有小、有轻有重,但处事的基本道理是一致的。在小事上大而化之,含糊其词,在大事上就可能笼而统之,得过且过;在小事上不分青红皂白,敷衍了事,在大事上就可能不论是非曲直,轻率处置。同样,在小事上仔仔细细,在大事上才可能认认真真;在小事上有板有眼,在大事上才可能有条有理。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红车轴草

        分布:省内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简介:红车轴草,多年生草本。花果期5-10月。为优良牧草、绿肥、堤岸防护和草坪绿化植物。花序药用,有止咳、平喘、镇痉的功效。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清廉雄关
公众号
清廉雄关
视频号
清廉雄关
抖音号
清廉雄关
快手号

Copyright 嘉峪关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嘉峪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嘉峪关市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13000397号      甘公网安备620201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