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道今】
如果不说“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谁能想到接下来的这一串句子描写的正是这一过程:“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huā)然响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养生主》)解牛:即把牛分解开来。砉然:皮和肉分离的声音。騞然:用刀快速割牛的声音。桑林:传说中殷商时代的乐曲名。经首:传说中帝尧时代的乐曲名。
这段话的意思是:手所接触到的地方,肩所依靠到的地方,脚所踩踏到的地方,膝所抵顶到的地方,牛的骨肉分离时发出的砉砉声,刀在骨肉间运行时发出的騞騞声,无不符合音乐的节奏,与桑林舞的节拍相契合,与经首曲的韵律相协调。
这一套动作下来,谁能不为之惊呼呢?难怪文惠君会说:“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一听,更来劲了,又是一通玄之又玄的经验之谈。总之,一句话:“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说起来是“道”,而且神乎其神,其实不过技高一筹而已。第一,他对牛体的结构非常熟悉。哪是骨头哪是肉,哪是骨头与骨头衔接的地方,他都了然于胸。第二,他用刀手法非常纯熟。刀只在骨头与骨头的缝隙间游走,根本碰不到骨头,所以他的刀用了十九年仍然像刚磨出来一样锋利。
庄子想用这个故事阐述如何回避冲突、躲开矛盾的人生观,即米芾诗《庖丁解牛刀》所谓:“庖丁解牛刀,无厚入有间。以此交世故,了不见后患。”后人则以“庖丁解牛”为典,喻熟能生巧,驾轻就熟;也形容遵循规律,因势利导。陆游诗《六艺示子聿》:“六艺江河万古流,吾徒钻仰死方休。沛然要似禹行水,卓尔孰如丁解牛?”
牛体是庖丁的工作对象,刀是庖丁使用的工具。熟悉了工作对象,熟悉了工作方法,工作起来也就游刃有余了。把问题了解全面了、研究透彻了,把政策法规掌握清楚了、理解深刻了,解决问题时才不至于笨手笨脚、磕磕碰碰。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飞龙掌血
分布:陇南
简介:飞龙掌血,藤本。花期全年,果期秋冬。根及全株药用,具有散瘀止血、祛风除湿、消肿解毒等功效。茎枝可用于制作烟斗。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Copyright 嘉峪关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嘉峪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嘉峪关市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