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洁文化  >>  廉政文化  
连篇累牍 | 学风不正,文风何以正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发布时间: 2025-05-03 分享+

        【说古道今】

        隋朝大臣李谔好学善文,富于辩才。隋文帝时任“治书侍御史”,针对当时“体尚轻薄,流宕忘反”的文风,他毅然上书隋文帝,请求明令禁止。后世将此奏章称为《上书正文体》或《上隋高祖革文华书》。全文收入《隋书•李谔传》,成为李谔的代表作之一。

        文中批评当时文风的形成过程及具体表现时说:“降及后代,风教渐落。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意思是,到了后世,风俗教化逐渐衰落。魏太祖曹操、高祖曹丕和烈祖曹叡更加崇尚文词,忽略君主大理,喜好雕虫小技。下面的人跟从上面的人,就像影子随形、回声随音一样,争相显示文采,于是就形成一种风俗。江左的齐、梁,这种弊病更为严重,不论贵贱贤愚,都致力于吟诗咏赋。于是丢掉了正理保留了异说,追逐虚妄的故事和细微的枝节,讲究一个韵、一个字的奇特巧妙。连篇累牍,超不出月亮呀露珠呀这些形象;积案盈箱,只是风呀云呀这一类的景物。

        这一段话中,“连篇累牍”和“积案盈箱”说的差不多是一个意思。前者说写的过程,意思是写了一篇又一篇,没完没了地写;后者说写的结果,意思是,写成的文章堆满了桌子,装满了箱子。一直写也没有问题,但不能老是无病呻吟啊;写得多也没有问题,但不能总是故弄玄虚啊。后世即以“连篇累牍”为典,形容篇幅过多,文词冗长。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 

        写了很多,但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为什么还要写呢,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这不得不让人再一次想起形式主义。以文代干,于是就有了收不完的文件;过度留痕,于是就有了写不完的材料。文风背后是学风,是作风。学风不正,文风何以正;作风不实,文风何以实?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地锦草 

        分布:兰州、陇南、天水、甘南、临夏、定西、白银、武威、张掖、陇东

        简介:地锦草,一年生草本。花果期5-10月。全草药用,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乳、止血、杀虫等功效。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清廉雄关
公众号
清廉雄关
视频号
清廉雄关
抖音号
清廉雄关
快手号

Copyright 嘉峪关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嘉峪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嘉峪关市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13000397号      甘公网安备620201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