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道今】
赵壹,字元叔,东汉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人,著名辞赋家,生性耿直,疾恶如仇,不肯趋炎附势,为群小们所不容。为此,他专门写过一篇《刺世疾邪赋》,“以舒其愤”。文章措词激烈,入木三分。在描写当时的社会现实时,文章写道:“佞谄日炽,刚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意思是,邪佞谄媚的人日益猖狂起来,刚强正直的人则逐渐消失。卑鄙无耻的人出有豪车,正派贤达的人只能徒步而行。一句话,就是“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社会风气、官场习气到了这种地步,真的是让人痛心疾首。在进一步揭露“邪夫”的嘴脸时,文章又写道:“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就是说,只要他们认为是好的,就千方百计找其优点,就算是一张破皮子也要让它长出几根羽毛;如果他们认为是坏的,就想方设法找其毛病,哪怕洗了再洗也要找出几处疮瘢。其丑态之百出,如在眼前。
“洗垢索瘢”就是由“洗垢求其瘢痕”变化而来,与“吹毛求疵”相近,用以比喻想尽办法挑剔别人的缺点,以达到否定别人、打压别人的目的。明人杨慎《升庵诗话•老子论性》:“若知其出于老氏,宋儒必洗垢索瘢,曲为讥评;但知其出于经,则护持交赞。此亦矮人之观场也。”矮人观场,即个子低的人挤在人群中看戏,比喻一个人见识浅鄙。“洗垢索瘢”不仅见识不广,而且心灵也不美。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缺点,也都会犯错误。如果有意放大一个人的缺点,成心夸大一个人的错误,即使一个好人也会被描述成一个坏人。如果根据自己的偏好,按照自己的歪理去判断人,就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一件好事也会被描述成一件坏事。有一些人,总习惯在鸡蛋里面挑骨头,只要不合他们的心意,就上纲上线,危言耸听;只要不听他们的吩咐,就处心积虑,百般构陷。
做正经的人,正经地做事,让他们忙活去吧!我们仍然相信“是非自有公论”。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草棉
分布:陇南、天水、酒泉等地均有栽培
简介:草棉,一年生草本。花期6-8月,果期7-9月。棉花可作纺织原料。根入药,能通经止痛、止咳平喘。棉子榨油可药用,亦可作润滑油。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Copyright 嘉峪关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嘉峪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嘉峪关市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