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道今】
西晋开国元勋何曾,后来成了一个典型的伪君子。一方面,他孝敬父母,以礼待人,是礼法之士的榜样。甚至年老之后,与妻子相见时,都要端正衣冠,相待如宾。另一个方面,他又是奢靡之风的典型。《晋书•何曾传》载:“然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燕见,不食太官所设,帝辄命取其食。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何曾喜欢奢侈阔绰,追求豪华铺张。房子车子的装饰,非常华丽;酒肉饭食的档次,超过王室。每逢宴会朝见,他不吃太官准备的食物,皇帝就让他取自己的饭菜吃。蒸饼上不裂开十字花纹他不吃。一天饮食耗费万钱,他还说无处下筷子。
遵守礼法,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奢侈浪费,也到了让人瞠目的地步。或许,在何曾心里,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某种“相称”。“日食万钱”是什么概念,有什么样的效果,已经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但用“日食万钱”来形容一个人生活奢侈,已经绰绰有余了。陆游诗《思故山》:“从渠贵人食万钱,放翁痴腹常便便。暮归稚子迎我笑,遥指一抹西村烟。”
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向往。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房子好一点,车子好一点,都无可非议。但是,日食万钱,食之几何,钱从何来?所谓的奢靡生活,差不多都与“死讲究”有关,何曾宴会时“不食太官所设”,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就是典型的餐桌上的形式主义;也与“虚荣心”密不可分,就是让别人刮目相看,让别人自愧弗如。这能长久吗?何曾的儿子何邵“骄奢简贵,亦有父风……食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到了孙子手里,亦然如此,或“奢侈过度”,或“惧伤风俗”,或“既骄且吝”,但一切都被败光了。司马光《训俭示康》:“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
奢靡之风,消耗的是物质财富,消磨的则是人的灵魂。墨子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大到一国、小到一家,无不兴于勤俭,衰于奢靡。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披针叶胡颓子
分布:陇南、天水
简介:披针叶胡颓子,常绿灌木,可栽培作观赏用。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4-5月。果实可食用及酿酒,茎皮纤维可制绳。根、叶入药,具有止咳平喘、活血散瘀之功效。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Copyright 嘉峪关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嘉峪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嘉峪关市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