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道今】
曹植写过一首乐府诗叫《君子行》。诗的前四句为:“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大意是:君子应该防范于未然,不要将自己陷入被人怀疑的境地。从别人的瓜地经过时不要弯腰提鞋,在别人的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
这实际上提出了君子的行为规范。瓜田不纳履,是怕被人怀疑为摘瓜;李下不正冠,是怕被人怀疑为摘李子。没有摘怕什么呢?其实,被人怀疑也有损于自己的名誉。所以,后人将“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浓缩为“瓜田李下”,以为谨言慎行、避免嫌疑之典;也以之比喻容易引起怀疑的地方或容易受到误解的场所。清人杨潮观杂剧《偷桃捉住东方朔》:“愿侍瑶阶,扫除花殿,一片冰心,早离李下瓜田。”
北齐时有一名官员叫袁聿修,为人清净寡欲,为官清正廉洁,人们送给他一个雅号,叫“清郎”。有一次,他奉命到外地去考核地方官员的得失,途中要经过兖州。兖州刺史邢邵是他的老朋友,两人就见了一面。分别之后,邢邵派人给袁聿修送去一匹白绸作纪念,袁聿修没有接受,写信给邢邵说:“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北齐书•袁聿修传》)意思是,这次是奉命去考核地方官员,即使接受老朋友的礼物,也容易给人造成受贿的嫌疑。这么一说,邢邵也就理解了。
卫灵公夫人南子,是个美女,但名声不好。孔子与她见了一面,子路很不高兴,觉得有损夫子形象。孔子为了证明自己清白,甚至赌咒发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孔子这么一说,子路可能就信了。一般人能说得清吗,说清了有人信吗?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但在某些特殊时段或敏感场所,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可能引起人们的怀疑或议论,给自己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公职人员和各级官员,在“人人都是媒体”的环境下,更需要提高避嫌意识,谨言慎行,以免引起误解,甚至被人利用。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喜树
分布:陇南、平凉
简介:喜树,落叶乔木。花期5-7月,果期9-11月。树形高大美观,可作行道树及观赏植物。果实、根皮入药,具有抗癌、清热杀虫的功效。木材可制家具及造纸,树皮纤维可制绳索。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Copyright 嘉峪关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嘉峪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嘉峪关市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