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嘉峪关市纪委监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与市委、市政府同向发力,以监督压实责任,推动办好民生实事。截至目前,已监督推动办结民生实事527件,惠及群众6.8万人,健全制度41项,交出了暖心民生答卷。
过去,嘉峪关市新华北路因缺少非机动车道导致人车混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嘉峪关市纪委监委收到线索后,及时督促市政府办、公安、住建等部门现场会商,联合进行改造,不到两个月便让“揪心路”变成了“安心路”。
群众反映的太阳能漏水、道路安全隐患等问题,看似琐碎,却时刻影响着群众生活。嘉峪关市纪委监委深化“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群众评价”机制,聚焦住建、市场监管、房地产等领域,制发工作提示19份,将问题分类为政策落实、服务效率、作风态度3类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
今年以来,嘉峪关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市自然资源局化解两个小区不动产“登记难”926套;推动市房产服务中心更新老旧电梯51部;推动相关企业完成23个小区2.75万户“煤改气”气源置换,免费更换问题水电燃气表78个,轮换到期表1.49万个……重点解决群众“衣食住行”的“揪心事”,依托群众小诉求,促进社会大治理。
在医疗卫生领域,等待时间长、重复检查多是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对此,嘉峪关市纪委监委成立监督检查组,对全市医疗机构、医保基金开展专项监督检查4轮次,通过靶向施治,查处医保骗保违法案件1件,退回违规金额118.73万元。与此同时,不断加强与卫健部门沟通对接,督促制定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施方案,推进互认项目300项,累计节约患者费用300余万元。
“暖气坏了,维修师傅半小时上门,看着温度计上升,心里真暖。”“归国探亲办证件很顺利,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一段时间以来,群众的点赞与感谢信,见证着“问题清单”向“幸福清单”的转变。
既要“当下改”,也要“长久立”。嘉峪关市纪委监委督促大数据中心拓展12345热线、网民留言、社区网格等诉求渠道。推动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杜绝“踢皮球”。督促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跨部门“联动工单”机制,形成诉求收集、处置闭环。
“我们将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监督推动职能部门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群众切实得到实惠。”嘉峪关市纪委常务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刘光胜说。(于晓明 李燕蓉)
Copyright 嘉峪关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嘉峪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嘉峪关市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