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洁文化  >>  廉政文化  
巧言如簧 | 语言一旦被伪装,耳朵就会受到蒙蔽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发布时间: 2025-09-28

        【说古道今】  

        《诗经·小雅》里有一首《巧言》,全诗六章,每章八句。第五章曰:“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蛇蛇(yí yí)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周振甫先生的翻译是:柔软的树,君子种它。来往的流言,心中有数对付它。浮夸的大话,从嘴里说出了。巧妙的话像奏笙簧,脸皮太厚了。

        这八句中,三句有“言”字,是全诗的点题之章。一,往来行言:道听途说的流言蜚语,《毛诗故训传笺》有“善言者,往亦可行,来亦可行,于彼亦可,于此亦可,是之谓行也。”二,蛇蛇硕言:绕来绕去的浮夸大话,《毛诗正义》有“言君子出言,必心焉思数,知善而后出之。小人则不然,蛇蛇然浅意之大言,徒出自口矣,都不由於心。得言即言,必不思数也。”三,巧言如簧:言不由衷的花言巧语,《毛诗正义》有“巧为言语,结构虚辞,速相待合,如笙中之簧,声相应和,见人不知惭愧,其颜面之容甚厚矣。”

        《毛诗序》:“《巧言》,刺幽王也。大夫伤于谗,故作是诗也。”“行言”“硕言”“巧言”,都是谗言的表现方式。信谗者,当然昏聩无能;进谗者,也是厚颜无耻之辈。“巧言如簧”准确刻画了进谗者的形象:口齿伶俐,能说会道;口吐莲花,悦耳动听。簧,笙、竽等乐器中的簧片,乐器通过它的振动来发声,也指簧片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后世即以“巧言如簧”为典,形容用虚伪动听的言语来迷惑人、欺骗人。《后汉书·陈王列传》:“夫谗人似实,巧言如簧,使听之者惑,视之者昏。夫吉凶之效,存乎识善;成败之机,在于察言。”

        人言为信。任何表达,都应该以可信为前提:一是陈事唯实,说真话;二是表意唯诚,吐真情。道听途说者,必花言巧语;虚情假意者,必甜言蜜语。搬弄是非者,皆能说会道;挑拨离间者,皆能言善辩。白居易诗《天可度》曰:“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语言一旦被伪装,耳朵就会受到蒙蔽;耳朵一旦受蒙蔽,伤害就会尾随而至。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中华秋海棠

        分布:陇南、天水

        简介:中华秋海棠,多年生草本。花期7-8月,果期9-10月。植株姿态优美、花色艳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全草药用,有散瘀、止痛、止血等功效。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清廉雄关
公众号
清廉雄关
视频号
清廉雄关
抖音号
清廉雄关
快手号

Copyright 嘉峪关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嘉峪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嘉峪关市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13000397号      甘公网安备620201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