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法课堂  
党员干部收受消费卡行为的定性处理探析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时间: 2025-09-24

        内容提要:

  实践中,党员干部违规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所送消费卡,认定构成违纪还是受贿犯罪,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准稳妥的原则,以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精准定性,将严的基调与实事求是的原则统一起来,根据案件事实、主观动机和客观后果等要素,综合考量行为性质、情节轻重及社会影响,恰如其分地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定性处理。

  基本案情

  张某,A市某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该局日常工作中有大量物流运输外包业务,张某分管此工作。罗某系B物流公司法定代表人,B物流公司多次承揽该局有关物流业务。

  2024年1月,罗某认识张某后,认为张某日后可能对自己的业务有帮助,有意结交张某,于是邀请张某到A市C高档餐厅就餐,席间张某表示该餐厅离家很近,菜肴品质和环境都不错,可以经常来。罗某听后立即去办理该餐厅消费卡,因餐厅正在开展充值5000元送1000元促销活动,罗某支付2.5万元购买该餐厅充值消费卡,充值后该消费卡因满赠活动面值由2.5万元增至3万元(该消费卡仅能在C餐厅使用)。张某收下消费卡后表示感谢,并坚持使用该消费卡支付当日与罗某共同就餐费用2000元。后张某多次使用该消费卡与罗某共同就餐,截至2024年8月张某案发时,张某又使用该消费卡与罗某共同消费8000元,其余金额由张某自己消费。在此期间,罗某未向张某提出过具体请托事项。

  分歧意见

  本案中,对于张某收受消费卡的行为定性和金额认定问题,分别存在以下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收受消费卡的行为构成受贿罪,受贿数额按消费卡面值3万元认定。张某收受罗某所送财物的数额达到3万元,虽然罗某未向张某提出过具体请托事项,但罗某系张某的行政管理对象,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具有上下级关系的下属或者具有行政管理关系的被管理人员的财物价值三万元以上,可能影响职权行使的,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应认定张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张某接受罗某宴请、收受其所送消费卡的行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其中张某和罗某共同消费1万元(收受消费卡当日餐费2000元和后续共同消费8000元)的行为,属于张某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处理;张某收受消费卡并自己使用的行为,属于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消费卡,适用《条例》第九十七条规定处理,违纪数额按2万元认定。

  第三种意见认为:张某收受消费卡的行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属于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消费卡,适用《条例》第九十七条规定处理,违纪数额按罗某购买消费卡支付的数额2.5万元认定。

  关于张某收受消费卡的行为定性和金额认定,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具体分析如下。

  评析意见

  金额认定分析

  本案中,如何认定张某收受消费卡的金额,关乎张某行为构成违纪还是受贿犯罪的认定。对此,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按罗某充值满赠后的消费卡面值3万元认定;第二种观点认为,应按扣除共同消费1万元后的余额2万元认定;第三种观点认为,应按罗某实际支付价格2.5万元认定。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

  实践中,认定收受消费卡的金额时,对消费卡面值与购买价格相同或者相近的,考虑部分消费卡流通性强、消费范围广,在实际使用中具有“代币”功能。同时,执纪执法实践中,因消费卡购买渠道、促销政策、支付方式五花八门,有时为查清准确购卡金额需要花费较大精力。鉴于此,综合考虑效率与效果,对于这类情形的收送数额,可以按照卡片面值直接认定。这一做法符合大众的通常认识,也便于实践操作。因为,收送消费卡双方认识不存在差异,送卡人希望赠予的金额与收卡人明知收受的金额,均为面值金额。

  但对于限定在固定场所消费或者消费卡面值与购买价格相差较大,能够查实购买消费卡实际支付金额的,应按照实际购买消费卡所支付的准确数额认定消费卡金额。笔者认为,本案中,对于张某收受消费卡的违纪金额认定,考虑到该消费卡仅能在C餐厅使用,无法在市场上转让流通,同时,由于能够查实罗某实际支付的金额为2.5万元,该数额与卡片面值金额3万元差距明显,按照有利于审查对象原则,应以罗某实际支付的2.5万元认定消费卡金额。

  行为定性分析

  根据“两高”《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一)实际或者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二)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的;(三)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人财物的。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具有上下级关系的下属或者具有行政管理关系的被管理人员的财物价值三万元以上,可能影响职权行使的,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本案中,张某所在的A市某局有大量物流运输外包业务,B物流公司多次承揽过该局物流业务,为与张某搞好关系,罗某宴请张某并投其所好赠送消费卡,该行为与张某的职务行为存在利益关联,可能影响张某公正行使职权。但截至张某案发,罗某未向张某提出具体请托事项,无法证明张某有为罗某谋取具体利益的承诺或实施行为;而且从涉案数额来看,应该按照罗某实际支付的2.5万元认定,也未达到“三万元”的标准,因此,不满足“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受贿罪构成要件,不宜认定张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犯罪。

  根据《条例》第九十七条规定:“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券)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财物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张某收受消费卡行为属于典型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行为,应适用《条例》第九十七条规定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种意见将张某收受消费卡和使用消费卡的行为分别评价,认为张某与罗某共同消费的费用实际是由罗某支付,本质上系张某接受罗某宴请,虽然从形式上看也有一定道理,但在认定违纪时却没有必要如此拆分。笔者认为,罗某将消费卡送给张某,张某收下时,违纪行为已经完成,其收卡的行为已经破坏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构成违反廉洁纪律,共同消费行为可以被收卡行为涵盖、吸收,如何消费只是对违纪所得的一种处置方式,不改变其违纪的基本事实及数额。

  综上所述,本案中,张某收受罗某所送消费卡的行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属于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消费卡,应适用《条例》第九十七条处理,违纪金额按照罗某实际支付的2.5万元认定。(马玮 张小妹,作者单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十六审查调查室;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纪检监审部)

清廉雄关
公众号
清廉雄关
视频号
清廉雄关
抖音号
清廉雄关
快手号

Copyright 嘉峪关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嘉峪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嘉峪关市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13000397号      甘公网安备62020102000087号